污水池加盖积砂粒径分析
不同工艺单元的积砂有明显的差异。其中,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底的积砂分布较为相似,有85%以上的积砂粒径为2 mm或更大,初沉池的积砂粒径区间为0.075~2 mm,分布比例随粒径增长而增高,且曲线较为平滑;而曝气沉砂池的积砂粒径区间为0.5~2 mm,且主要由>2 mm的砂粒组成。消化池底的积砂粒径则明显要小于前端预处理工艺,主要集中在0.001~0.075 mm。
由此可以看出,传统的曝气除砂只能去除大于0.5 mm的粗砂,而污水处理厂还存在大量小于该粒径的细砂。数据表明,这些细砂主要存积于初沉池、消化池底,目前这部分细砂还无法被去除,这也是当前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普遍难题。
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运行效果分析及优化
由于我国的曝气沉砂池运行效果与国外资料存在差异,除砂效果往往很难达到预计值。
造成系统出砂量极其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(1)污水处理厂来水量波动较大,而曝气沉砂池为恒定供气,气水比变化很大,因此造成沉砂池内旋砂效果差异。
(2)砂水旋流器运行不稳定,通过吸砂泵吸出的含砂废水在旋流器中无法形成旋流,不能将砂与水有效分离。
(3)进水中的砂含量不稳定。
由此可以看出,污水处理厂除砂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到进水配水分布、曝气沉砂池工艺参数运行控制、旋流除砂器性能等一系列影响因素。
针对上述情况,研究组对该厂的曝气除砂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,改造内容包括曝气沉砂池更换砂水分离器、曝气沉砂池气水比自动控制,预计达到以下效果:曝气沉砂池气量随来水量随时调节,控制气水比,提高沉砂效率。
耀彩网耀彩网列表
新闻推荐
联系我们
关注我们